案例基本信息
业务类型:国际贸易
案件涉及国家和地区:厄瓜多尔、肯尼亚及印度尼西亚
案件代理时间:2016年
代理律师姓名:李玉玲、张文、孙迎超、朱以林
律师事务所名称: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基本案情
中国某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该中国客车公司”),负责对外供应销售自产或外购的整车/底盘KD件,是KD件组装专有技术和相应商标的所有者。该中国客车公司计划在肯尼亚、厄瓜多尔和印度尼西亚与当地企业合作实施客车KD项目(散件组装项目),需要明确在此交易模式中在产品责任、商标及技术许可、税务问题等方面可能会存在哪些法律风险以及如何避免,进而制定风险预防方案,指导项目谈判、签约及实施。
汉盛律所律师在接受该中国客车公司委托后,立即开展工作,研究不同的业务合作模式(如与当地工厂合作的大包、中包、小包模式;整车KD模式中的DKD、SKD1、SKD2、以及CKD模式;以及底盘DKD和CDK模式),对肯尼亚、厄瓜多尔和印度尼西亚的相关法律进行研究,并聘请当地的律师团队对具体问题出具法律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法律意见报告,并相应起草制定了一系列交易文件,确保项目落地实施,最终圆满高效地完成了该任务。
典型意义
该项目为中国客车公司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个典型案例。
1.从法律层面来说,由于汽车KD项目相对比较专业,交易复杂,涉及国家众多,对承办律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需要经办律师具备丰富的汽车领域的行业知识,熟悉各类KD模式的特点及不同的技术标准,同时具备国际投资法律经验、娴熟的文本设计技能、跨国文化背景以及处理多法域重大复杂疑难问题的高度和视野,对于经办律师的综合水平要求较高。
该项目为中国客车公司在汽车KD领域的标杆项目,中国客车公司拟将此模式复制推广应用于更多的国家,肯尼亚、厄瓜多尔和印度尼西亚仅仅为其试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其下一步市场推广的目标国家,因此,该项目对中国客车公司来说,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为中国客车公司以后同类操作的典范。
2.不同于大部分国际项目,本项目涉及的地域较有特色。KD项目所选的三个国家,肯尼亚、厄瓜多尔和印度尼西亚,包括拟推广的目标国家,均为非欧美市场国家,相对而言,法律及市场成熟程度有待提升。除了法律技能之外,承办律师更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各种风险,比如风俗习惯、政治因素、宗教文化等,需要付出较其他项目更多的谨慎和努力,以期最大程度保护客户的利益。
3.从行业特点来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在欧美成熟市场,市场占有份额较低,而在非洲、东南亚以及拉丁美洲国家,具有较高的竞争力。本案中中国客车公司在“一带一路”国家本身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通过KD项目的实施,将会更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进而大幅提升销量及市场份额,推进中国企业品牌在海外的市场影响力和认可度。
4.本项目最大的挑战在于需要对上述提到的三个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充分的了解,这需要熟悉当地的法律以及行业操作惯例,克服与不同国家在语言、文化和法律思维方面的障碍(如厄瓜多尔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沟通文件从西班牙语到英语转换会有意思缺失,再转换到中文会有更多的理解障碍,需要团队律师具有丰富的国际业务处理经验),与当地律师进行大量的沟通,针对当地律师作出的法律意见进行多轮确认及进一步分析,从而在明确当地法律并结合中国法律的基础上进行合法性研究,并出具相关法律意见书,定制相关合同文本,以及提供相应的培训,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实施。